【原】李升华七律诗 咏古-今日看点

时间:2023-06-04 09:17:01 来源:个人图书馆-难时方觉影孤单


(相关资料图)

咏古

不屑封狐假虎威,空矜骨瘦胆魂肥。

无堪功过欺今古,岂忍恩仇乱是非。

口念唐尧呼盛世,心期虞舜解重围。

肯借龟痕思考卜,真有周公一并归?

【注释】读金代诗人元好问的《岐阳三首》其一,依韵而咏他事。原诗云:“突骑连营鸟不飞,北风浩浩发阴机。三秦形胜无今古,千里传闻果是非。偃蹇鲸鲵人海涸,分明蛇犬铁山围。穷途老阮无奇策,空望岐阳泪满衣。”依韵诗作于2023年5月31日。

这首诗的意思是:不屑于封狐假借虎威,徒劳地矜持骨瘦时胆魂却肥。怎能经受功与过欺骗今古,岂忍恩与仇淆乱了是非。口中念叨唐尧呼唤盛世,心里期待虞舜能够解除重围。如果肯借龟痕思猜一番考卜,那么真的会有辅政的周公一并回归?

首联中的“封狐”,即大狐,亦借指恶人。见宋代诗人杨万里的《送刘孔章县尉得官西归》诗:“早宴黄花诣粉闱,晚挼春草染朝衣。却提猛士弓弯月,去扫封狐雪打围。绿鬓朱颜君胜我,青春白日我思归。何时共瀹青原茗,下看江鸥来去飞。”又见宋代诗人岳珂的《宫词一百首》其一:“驾前校猎起封狐,御箭亲弯金仆姑。万骑嵩呼开电笑,吾皇神武古今无。”还见明代诗人孙蕡的《征南将军回京》诗:“统领貔貅净海隅,封狐狡兔总消除。风雷自昔凭神算,巢橹从今息战车。不学伏波私薏苡,得如武惠载图书。勋阶冠着貂蝉贵,捷报常看锡帝居。”

尾联中的“考卜”,指古代以龟卜决疑。典出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考卜维王,宅是镐京,维龟正之,武王成之。”郑玄笺:“考犹稽也……稽疑之法,必契灼龟而卜之。”后亦泛指占问吉凶。见宋代诗人朱熹的《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》其一:“去年寻得李家山,考卜真成屋数间。要与青衿时散帙,闲临碧涧共观澜。诗书本说人间事,勋业休看镜里颜。谁识寥寥千古意,新诗题罢藓痕斑。”

这一联中的“周公”,姬姓名旦,亦称叔旦。西周开国元勋,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周文王姬昌第四子,周武王姬发的弟弟。采邑在周,故称周公。武王卒,成王幼,周公摄政。管叔、蔡叔、霍叔等不服,联合殷贵族武庚和东夷反叛。他率师东征,平定叛乱,灭奄后大举分封诸侯,营建成周洛邑。又制礼作乐,为西周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,主张“明德慎罚”,以“礼”治国,奠定了“成康之治”的基础。一生的功绩被《尚书大传》概括为:“一年救乱,二年克殷,三年践奄,四年建侯卫,五年营成周,六年制礼乐,七年致政成王。”言论见于《尚书》之《大诰》《康诰》《多士》《无逸》《立政》诸篇。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放言五首》其三:“赠君一法决狐疑,不用钻龟与祝蓍。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。周公恐惧流言日,王莽谦恭未篡时。向使当初身便死,一生真伪复谁知?”又见唐代诗人杜牧的《即事(黄州作)》诗:“因思上党三年战,闲咏周公七月诗。竹帛未闻书死节,丹青空见画灵旗。萧条井邑如鱼尾,早晚干戈识虎皮。莫笑一麾东下计,满江秋浪碧参差。”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家电头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0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